组胺是组氨酸的分解产物。通常,青皮红肉的鱼类,如带鱼,鲣鱼,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竹荚鱼等的肌肉含血红蛋白较多,因此组氨酸含量也较高。当受到富含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污染,并在适宜的条件下,组胺酸被脱羧而产生组胺。组胺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支气管收缩,超过200mg/kg时就能致病,主要症状为脸红、头晕、头痛、心慌、脉速、胸闷和呼吸窘迫等,部分病人出现眼结膜充血、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脸发涨、唇水肿、口和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泻、寻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
国家粮食局成都粮油食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功开发出液相色谱法检测粮食、饲料、饲料原料(如鱼粉)中组胺含量,用于评价粮食、饲料、饲料原料的品质及品质劣变程度。